所属栏目: 涨知识 发布时间: 2018/12/12 11:16:09 文章来源:互联网
如果你真正喜欢一个东西,你会攒钱剁手买下来欣赏,收集有关 ta 的一切?还是仔仔细细地把它记录下来,生怕遗漏下了什么?
他用或许世界上最浪漫也最辛苦的方式,跨越原野,记录他喜爱的鸟,并把它们一笔一笔画了下来。在那个没有相机和摄影机、没有双筒望远镜的年代,天空中的生灵对我们来说如此遥远。为了这些转瞬即逝的瞬间,他倾其一生之力。
矛隼(gyrfalcon)
为了记录也好,为了纪念也罢,可能他也没有料到,这本彩色鸟类图鉴,成为了世界上最贵的书——不开玩笑,货真价实的 " 最贵 ",在 2012 年佳士得的拍卖中以 1000万美元成交。
为什么?我们就从这本书说起吧。这是一个爱自然爱得深沉的人的故事,发生在美国的西部荒野。
书的作者名字叫约翰 · 詹姆士 · 奥杜邦(John James Audubon)。这是一个听起来高洋上的法国姓,他父亲也的确出身法国,是一名商船船长,在 18 世纪末辗转大西洋两岸做点殖民地生意。
不过,奥杜邦却是他爹和一名女仆的私生子,1785 年生于加勒比的海地,一直生活到 6 岁。在疾虐横行的热带,他能活这么大也是不容易,要知道亲生母亲在他半岁不到的时候就去世了。后来,他被父亲带回到了法国南特乡下,上了小学识得几个字,童年也算是波澜不惊。
生世并不 " 清白 " 的他,尽管在奥杜邦正妻的 " 包容 " 下长到成年,也不太方便在本土出人头地了。新大陆无疑是一个更好的地方。他被父亲送去了美国宾夕法尼亚州买下的农场,不久就由父亲之命,和当地另外一个富家地主女儿 Lucy Bakewell 成婚,两人搬去了肯塔基州的路易斯维尔(当时还是法国殖民地),经营着一个商店,做点小本生意。如果这一辈子就这么过去,也算是不好不坏吧。
也就是这个时候,奥杜邦或许是厌倦了千篇一律的农场生活,对自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 18 世纪末,肯塔基这样的中西部腹地,还是颇有一些野趣的。纵横田间的丛林灌木,流过原野的小溪小河,一直绵延到很远的地方。大片未经开发的***地,野生动物时常出没——甚至有许多并未被科学家和自然学者们发现的、奇异的物种。
佛吉尼亚鹧鸪(Virginia partridge)
与旅伴出行时,旅伴一路在抱怨路程的艰辛和条件的严苛,而在奥杜邦的日记里,则全是对于自然的溢美。他是如此享受一切,而那些灵动的鸟让他最为醉心。 " 暮日西沉入大江,夜幕降临,我听见猫头鹰的叫声,拍打着翅膀掠过水面。" "50 多只天鹅款款游过,让我欢欣而忘乎所以。"
他决定把它们都记录下来,用画笔。
他没有接受过多少正统的自然教育,也就是跟几个不算知名的博物学家学了点皮毛,被视为上层游戏的艺术、绘画也没人正经教过。但从小在村里摸爬滚打的他对野外非常熟悉,体力也足够跋山涉水 ,还有一颗对自然永不厌倦旺盛的好奇心。
普通美国天鹅(Common American swan)
他如此迷恋自然绘画,将自己家的生意几乎荒废了,妻子被迫和他离婚。他于是一个人带着几本不知道是否早就过时的自然书籍,逡巡在原野和树林中,东画画西画画那些他认为 " 新奇 " 的鸟们。
和早期许多自然学者一样,他的知识并不成系统,积累的过程因此变得非常非常漫长,漫长到无法想象。大约可以讲,这山啊水的,就是奥杜邦的大学了吧。
佛罗里达丛鸦(Florida scrub jay)
尽管他本人对科学分类没有太多概念,他却开始详尽地记录各种鸟类出现的地点,描述它们的习性和生活环境,还会寥寥几句说说当地的村庄与人。每一种新的发现都让他惊喜而着迷——他或许没意识到,这些无意中的发现对科学家有多重要,他的记录成了后世鸟类学家参考的重要资料。
还有,在日复一日的练习下,他的绘画天分也渐渐被发掘,笔下的鸟开始变得栩栩如生,特别是鲜明的色彩,以及鸟们灵动的姿态,在当时的自然绘画界中也是极为出彩的。他并没有使用当时主流的油画技艺,而使用水彩和彩色蜡笔,颜色更鲜艳分明。
不过,在当时的美国,人们对描述自然并不买账。那时正值美国资本开始野蛮原始积累的时代,西进运动如火如荼,拓荒者们赶走了印第安人,把原野开垦成种植园,或者在河流上游淘金。奥杜邦眼中的自然,在他们看来是大片大片取之不竭的资源,而原本属于鸟的原野和沼泽,迟早都会变成富庶的耕地。
他的书和画,都受到了冷遇,还曾经倒霉到被老鼠啃了他 200 多张画。1820 年,他不幸破产。但他并没有死心,决定去英国闯一闯。
路易斯安那苍鹭(Louisiana Heron)
虽然乔治时期的英国也在进行着工业革命和海外殖民,但不得不说,比起美国,英国本土的自然博物学是有一些积淀的,也颇有一些附庸风雅的上层人士喜爱田园自然,热衷于诸如列举英国野外两百多种树和几十种水鸟之类的娱乐。找到有识之士资助此类事业,比在美国容易多了。
这个操着一口法国口音的美国乡巴佬让英国绅士们有点吃惊,拿出的画难得的精美漂亮,不少都是欧洲没见过的鸟,开了眼界。他们客气地招待了千里迢迢过来的奥杜邦。" 美国樵夫 ",当时伦敦博物圈的人都这么称呼他。
画面细节
奥杜邦和当时知名的博物学家和出版商交上了朋友,包括当时著名的鸟类学家 William Swainson,还有苏格兰博物学家 William MacGillivray。他们都对奥杜邦的作品刮目相看,抛来合作的橄榄枝,比如画画插画啥的。
奥杜邦的想法,可没有插画这么简单。他的计划,是画一本《美国鸟类大全》," 将北美所有的鸟类都纳入进来 "。而所有的画中的鸟,都将是一比一大小,由奥杜邦亲自完成。因为一些鸟体型还蛮大的,所以说这本书实际有半人多高(99x66cm),用铜版印刷技术完成线条,再用水彩上色。
他拿着小样,跑遍了巴黎、伦敦和纽约,说服各路名流们订购这本 " 极具价值、独一无二 " 的书。无论如何,他的雄心得到了不少有钱人的支持,他拿着一些钱回到了美国创作,这一画就是十二年。
他走遍了北美几乎所有的地方,北到拉布拉多寒冷的海岸,南到佛罗里达潮湿的海湾,也曾深入当时荒芜的得克萨斯荒野。也曾从密西西炎热的丛林一路上溯到寒冷的密苏里针叶林。这本 400 多页的《美国鸟类大全》(Birds of America),一共绘出了 489 种、1000 多只鸟,许多鸟类物种从未有过任何正式记录,让欧陆的博物学家惊叹连连。
(顺便说,MacGillivray 给这幅 " 插画书 " 写的正文,文字部分专门抽出来,发表成了《鸟类生物学》。以及,当时若想打包购买文字和画,大约要花 1000 美元。这在当时是非常不小的一笔数字。据记载,一共卖了不到 200 套,现存各个博物馆艺术馆大学的,大约在 120 套左右。)
4
对了,忘记说,奥杜邦是个非常厉害的猎手。他的画像里,他也总是拿着一支来复枪。
什么概念呢?如果说出来可能有些残忍——他画鸟的方式,是先把鸟猎下(多半都死掉了,或者人道处死),然后将鸟的外观细心处理过,羽毛梳理整齐,摆出它该有的姿态,然后对着鸟标本细细勾勒,细到一根根羽毛都分明。通常,这会花去好几天。
别忘了,这是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没有相机,也没有双筒望远镜,想要画鸟就只有 " 死 " 路一条。这也是为什么只有他,而不是坐在书橱里的所谓 " 鸟类学家 ",能完成当时看起来如此不可能的事。
野火鸡(Wild turkey)
但如果让我原谅一个猎鸟人,我会原谅他。
难以想象如此爱鸟的他是如何狠心地下枪,但他对鸟的爱,却一点不打折扣地画在了纸上,用当时最好的凹版腐蚀制版印下来,每一笔都如此细腻柔软。和当时其它的艺术家画的僵硬的标本不一样,奥杜邦的鸟都是栩栩如生的,怡然自得地逡巡在树林和水沼中,或者飞翔在空中。
两只游隼(peregrinus)在捕食
甚至是捕食这种血腥的场景,都被他忠实地还原了。
这并不出自想象,而是奥杜邦几十年如一日的观察和积累。他对每种鸟的习性和栖息地都了如指掌,他会把标本摆成他记忆中的鸟的样子,再用细腻的手法进行忠实的记录。他的画,不仅美,在当时的准确性也是让人惊讶的(必须承认其中有分类学的错误,比如把不同性别的一种鸟认成两种,但单就个体的描绘来讲是非常细腻的)。
千千万万的猎鸟人中,只有他并不为猎鸟而猎鸟。他把这些美好的生物做了宝贵的记录,让世人有机会领略它们的精妙和美丽,认识到它们的存在。
卡罗莱纳鹦鹉(Carolina Parrot)
那时候,达尔文和他的演化生物学还未横空出世,对于自然的理解还处于积累和描述阶段。但正是这些原始材料,成为了后来理论发展的基石——当你翻动一篇篇照片般精美的图片,细细打量每个地方的每种鸟,或许就会从它们之间找到宝贵的线索,解开自然的谜题。
而这些美轮美奂的画,也让人们意识到了 " 自然 " 的存在。那些让人醉心的线条和色彩,那一幅幅和谐而平衡的画卷,很难让人不着迷。他的作品为后世环境保护的思潮埋下了种子。
如果一定要说有什么缺陷,那就是他的鸟," 太像人了 "。鸟的眼神仿佛是一个在和你对话的人,仿佛是他情感的投射。他的笔下,加拿大鹅 " 羞涩 ",旅鸽 " 浮夸 ",土鸡 " 笨拙 ",两只嘲鸫 " 旁若无人地调情 " ……
紫水鸡(Purple Gallinule)
从现代生物学和动物学角度来讲,这并不合适,鸟当然是鸟,从里面读出点什么并没什么 " 鸟 " 用。但从一个深爱自然的绘鸟人来看,移情几乎难以避免,而那充溢于书页中的感情,大概也是他作品在当时能如此打动人的原因吧。
遗憾的是,这本书上的一些鸟,我们再也看不到了。
比如曾经在肯塔基州 " 铺天盖地 " 的旅鸽(Passenger Pigeon)。奥杜邦常常用目光追随着这种每小时可以飞行近一百公里的鸟儿,看着它们呼啦啦地掠过天空:
它们在空中盘旋,仿若铺开一张湛蓝色的闪耀的织物;瞬间变换了飞行的方向,又变成了深沉的紫色。它们拍打翅膀的声音像远处传来的雷声,它们像军队一样如此整齐,又如此敏捷……
然而,奥杜邦却亲眼目睹着西进的捕猎者,贪婪地扑杀他喜爱的旅鸽。
那些猎鸟人成群结队,扎营生火,肆意地杀戮,尸首遍地,不忍目睹。
他痛心疾首地在书中记录着,却无能为力。
在他晚年的自然随笔中,他忧心忡忡地看着美国拓荒者们肆意捕猎,警告着人们自然的消失,而又没有足够多的人来书写、记录。他是美国最早提出环境保护概念的人之一,在当时并不能被理解,但人们觉醒过来的时候,已经太晚了。
大海雀(Great Auk),现已灭绝
书中除了旅鸽,还有卡罗莱纳长尾鹦鹉(Carolina parakeet),拉布拉多鸭(Labrador duck),大海雀(Great Auk,是的如果有人再问为什么北极没有企鹅,你就告诉它早被万恶的人类杀光了),爱斯基摩麻鹬(Esquimaux curlew),还有松鸡(eastern pinnated grouse)。它们已不复存在。我们唯有通过这些画,才能与它们相见。
还有一些鸟,我们尚不能确定是否是现存已知种,或者是他绘画中的错误导致(具体可以参考这篇文)。或许在我们认识它们之前,就已经消失,只有他有幸见过吧——如果真的是这样,那可真是悲伤。
或许只有真正爱过自然的人,才会真正被失去所触动。在他眼中,每声鸟啼都是一段欢歌,每座山、每条河都栖息着我们所不知道的生灵。他唯一可做的,就是用他自己的方式记录下了自然的美,这样的美,又带着几分凄凉,提醒着人们那些逝去的美好。
5
数不清的书、画、艺术品,因奥杜邦的鸟而得到灵感,那些灵动的生物,也频繁出现在各种介质上。而这本《美国鸟类大全》,已经成为了国宝级的藏书,在 2012 年拍出了千万美元,是真正世界上 " 最贵的书 "。
其实,还有许多自然画家,和奥杜邦一样,以自然为主题,描绘世界的每个角落的每种生物。他们笔下的花鸟鱼虫兽,如此美丽又栩栩如生,又要像一个博物学家一样忠实地反映物种特性,堪称艺术、自然和科学的完美结合。比如玛丽亚 · 梅里安(Maria Merian),用细腻的笔触记录了蝴蝶蜕变的过程;比如弗朗茨和费迪南 · 鲍尔兄弟(Franz & Ferdinand Bauer),一个是英国皇家植物园的植物画师,一个在澳大利亚记录下了许多欧亚不曾见过的珍稀物种。 梅里安的蝴蝶 / 蛾子和毛毛虫
而当我们仔细看每个自然画家的履历,就会发现,这些美轮美奂的画后面,都是数十年如一日的描绘与记录,对自然全身心的投入。那些平常的日出日落,花开花谢,因为此而有了并不平凡的意义。
或许我们看到它们的作品,会觉得有些眼熟——是的,它们会出现在教科书上,各种与动植物有关的插画书中,或许它们就是我们的自然启蒙。更重要的是,它们甚至是整个人类的自然启蒙,教会我们自然的美与丰富,教会我们与自然和谐生存。这并不是拍卖的价格可以衡量的,它们是无价的。
把爱揣在心头,不如献予世人。
note:由于作者并不是生物出身也并不是博物学家,所以对于鸟类的描述和命名可能有偏差,请各位专家不吝赐教。
15日,欧洲航天局发布公告称,该机构与俄罗斯国家航天集团公司(Roscosmos)联合实施的火星探测项目通过其微量气体轨道飞行器(TGO)发现,火星水手号峡谷中心区域的地下存在大量的水,这些水可能以冰或者含水矿物的形态存在...
发布时间:2021-12-16
人们对蛇都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恐惧感,俗话说“一朝蛇咬十年怕井绳”,就是表达了对蛇的莫大恐惧。黑曼巴蛇是非洲人民的噩梦,它们速度极快,一口致命。接下来,编者就带你了解这可怕的黑色噩梦。一、黑曼巴蛇简介黑曼巴蛇为...
发布时间:2018-05-16
艺术家和设计师往往通过自己的作品流芳百世,这些流传下来的创作更是值得探究。就像巴黎的艾菲尔铁糖一样,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但是恐怕很少有人知道关于它顶层公寓的秘密吧!这些创作者在创作时埋下的小奥秘很少有人...
发布时间:2017-07-25
5月20日凌晨,中国摄影师在西藏喜马拉雅山脉记录到了红色精灵闪电。据悉,红色精灵闪电形成于大气中间层,有环状、喷射直流状、水母状,是雷击产生电磁波的结果,它在空中仅存在几十分之一秒,难以捉摸。对于这样的景象,网...
发布时间:2022-05-22
3月19日,vivoX21在乌镇举行了新品发布会,发布了vivoX21和vivoX21屏幕指纹版,外观设计方面,vivoX21的屏幕材质为OLED,采用U型槽设计,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刘海屏”,最终实现了90.3%的屏占比,视觉效果极佳;屏幕细节方面,分...
发布时间:2018-03-20
苹果推出了一款没有任何名称后缀的9.7英寸iPad,这款平板搭载的是A9处理芯片,其售价为329美元。9.7英寸新iPad的作用就是取代399美元的iPadAir2。虽然从价格上看,9.7英寸iPad相比于iPadAir2来说有一定的优势,但是前者的...
发布时间:2017-04-16
一张纸能够对着多少次呢?这么简单的问题,操作起来可不简单,如果能对折超过七八次,就已经不太可能了,为什么这么说呢?如果能把纸对折9次的话,那纸的厚度会达到一个和它自身相比惊人的值。而这个值在理论上能实现,在现实...
发布时间:2018-10-10
如果全球变暖以目前的速度继续,全世界的珊瑚礁到2070年可能会全部消失!英国《自然》杂志9月18日刊发数名科学家撰写的评论文章,敦促全人类采取一种新的更大胆的方式,解决导致珊瑚礁生态系统退化问题,从而在更大层面上...
发布时间:2019-09-20
地球生来就是旋转的。科学家推测,地球和太阳系的其他7颗行星都来自于约46亿年前的一个旋转的气体和尘埃云团。云团里的物质颗粒自己也不停地旋转,相互黏附在一起,最后形成体积较大的天体。今天,各行星绕太阳公转的方向...
发布时间:2017-05-15
无论是电脑还是手机,桌面的风格都分为两类:整洁的和混乱的。一般人以为的混乱大概就是这样,不不不,不是的~这个算是刚刚起步混乱的桌面一般会导致壁纸陷于无用摆设的境地不过最大的影响还是比较难找内容但是一些人说,...
发布时间:2018-12-13
近日,在台云林的一家餐厅上架了“哥斯拉拉面”,此消息在SNS等社交媒体平台上引起了关注。这家餐厅的老板通过官方SNS介绍了“限定版'哥斯拉拉面'”,每碗售价为1500台币。根据餐厅公开的照片可以看到,拉面中配...
发布时间:2023-07-06
在中国手机市场,主流的手机品牌主要包括华为、小米、OPPO、vivo、苹果、荣耀等。这些品牌在市场上占据了较大的份额,并且在产品创新、技术研发、市场营销等方面都有着显著的优势。在2023年,手机行业确实经历了一系列的...
发布时间:2024-01-03
一位河北的女子就分享了自己和丈夫在一起的日常,她表示自己和丈夫相识10年、结婚6年,两个人相处的10年时光里丈夫把她从130斤愣是喂到了350斤。在她分享的日常生活镜头里,都是丈夫投喂式宠妻的片段。女子表示自己和丈...
发布时间:2023-08-09
这种号称“高级过滤水瓶”利用NASA开发的过滤系统,能将可口可乐过滤成清澈无色液体。确保饮水者喝的每一口水都是纯净的、新鲜的和干净的。OKO“高级过滤水瓶”有3个不同的过滤水平。1级过滤器由碳制作而成,旨在减少水...
发布时间:2018-07-17
看了下面这些对比图,你就会发现,帅到没朋友和丑的难直视有时只在于一念之差!1.静若处子,动若脱兔。看了下面这些对比图,你就会发现,帅到没朋友和丑的难直视有时只在于一念之差!1.静若处子,动若脱兔。2.这真的是同一个...
发布时间:2017-05-07
据英国广播公司报道,亚马逊公司发布了一个用于实体店的新支付系统,顾客只需摇晃一下手即可完成付款。亚马逊提到,该系统也可以用于入场身份验证。这个叫做“亚马逊壹号”(AmazonOne)的新系统扫描录入了消费者的手掌图...
发布时间:2020-10-07
大家在看
精彩图文
文章精选